分卷阅读112
俭在义卖会上答应士族与商贾们,为他们建造的功德碑。 名字自然也是李俭特意安排的,按照捐献资金从高到低往下排列。 有些出钱不多的,因为这一页记不下了,便记载到石碑背面。哪怕是顾瑾也能从上头找到自己的名字。 众人很快便至目的地,那是官道上三州的交界点,今日的任务便是要将这块石碑竖上去。 命士兵挖出大坑,顾瑾在旁瞧着这石碑上头凿出来的名字,微微有些恍惚。 好像还在昨日,他才通过科举考试,入朝为官。但这段时间在江陵的所见所闻又历历在目,叫顾瑾生出些许感叹之意。 他这几个月见了太多辛劳的百姓,也处理了不少捣乱的三教九流。瞧着这块石碑上的名字,心中忽然升起了一点愧疚。 他也不知这愧疚从何而来,或许是在愧疚自己以前自己的眼高于顶,想当然的认为大雍盛世,不知天底下竟有这么多的人挣扎在温饱之下。 近来看得多了,心底震撼,便有些想…… 坑已经挖好了,顾瑾还没有动静,一旁的官吏见状小心道:“顾大人,吉时将至,可传人立碑?” 顾瑾回过神来。他看着石碑,目光悠远,像是在透过石碑看什么人一般,不由微微一笑:“请。” 于是众人拖着上头的绳子,将石碑拖到大坑之处,而后用绳索拖着竖起,埋入泥土。 吉时已至。 这一刻,所有跟随在后头的江陵百姓齐齐跪地伏拜,高呼“陛下圣明”! …… 一切正如李俭推断的一般,各方面发展正朝好的方面前进,在下完第一场春雪后,朝廷收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。 ——他们的盐田,出盐了! 去年十一月末,李俭与二公九卿成功用两个水盆做出食盐的结晶实验,便派人前往江陵以南的沿海之地建造盐田,尝试海边晒盐之法。按照时间来算,盐田于年前建造完毕,一月开始试验晒盐。 直至前不久,盐官门忽然发现,最里头的结晶盐田里覆了一层白花花的晶体。 ——是出盐了! 白花花的盐!! 就那样毫无防备地摊在地上,无声无息地诱惑着他们。有匠人表情梦幻地上前抓了把塞进嘴里,马上就被咸涩的喷了出来,用了好些水漱口才好! 又有人小心试了,无论色、形、味,这盐的味道与煮出来的毫无异样,完全可以食用! 匠人们欢呼雀跃了许久,才想起将盐铲起来,装入罐中。这一片盐田只是试验处,规模不大仅有二十亩田,然而只铲了一亩田晒出的盐,便足足有五百公斤! 按照一户六口农家平均每月用盐两公斤来算,这二十亩田一个月的产量,居然就够六千户六口农家嚼用了! 而这,仅仅需要匠人们在不能耕种的海边建造盐田,而后管着卤水便可,根本不需要砍柴烧煮! 整个朝廷都被这个惊天好消息砸蒙了。 也在这时,其余的试验田都陆续传来了出盐的好消息。且越靠近南方炎热地区,这盐的产量便是越高,最南边的那几块甚至因为天气热,海水蒸发时间快,亩产翻倍! 二公九卿听闻这个消息,热泪盈眶,语无伦次抓着李俭道:“天佑我大雍,天佑我大雍啊陛下!” “自您登基,天降诸多磨难,但大雍始终在您的指导下平稳渡过,陛下实乃我大雍福星!” “天地庇佑陛下,而陛下造福万民!大雍能有今日,全靠您啊!” “……” 近来因为听多了彩虹屁而显得淡定的李俭,从容一笑:“还早呢,诸位。” “朕要诸位看着朕治理的大雍,有朝一日,太阳永远不会落下!” 作者有话要说:装逼感是不是来了!是不是就有内味儿了!! 对了文里1公斤=现在1斤,我寻思着要不设置的和现代一样算了,以后修改吧 - 70、第七十章 自收到盐田出盐的消息, 满朝官吏都兴奋不已,每人脸上都洋溢着欣喜的笑容,就连他们每日需要处理的政务都变得不那么枯燥了。 那可是盐!白花花的盐啊!国之根本啊!!吃了盐才有力气干活啊!!! 就这么轻易地被他们从煮盐改良成晒盐, 不仅几乎不计成本, 更是大大提高增加了产出。只要在合适的地方推广多建盐田, 假以时日完全能供给大雍百姓不说,还能拿去与西域、匈奴贸易! 长此下去,无论是对大雍的民生或是经济将有极大的益处! 李俭自然发现百官的兴奋。 他思考了一下,除了答应给顾相的爵位封赏, 准备办个宫宴犒劳一下大家。 没办法,古代娱乐活动少,因此经常会举办宴会小聚。这会比较成熟的娱乐活动仅是听听丝竹管弦之乐, 看看官伶的优美舞蹈。 李俭在元宵灯会时看到一些走钢丝之类的杂技,还有简单的魔术表演节目, 就是不知大雍是否有戏曲? 国粹戏曲啊, 若是能搬来大雍, 肯定能吸引所有士族的目光吧!可惜国粹博大精深,李俭就是个俗人, 平日里会看电视电影以及综艺节目,戏曲什么的实在不了解。 顶多就听听黄梅戏, 以及越曲的,可是大雍没有这些故事,听起来索然无味的。 就让侍从去民间打听打听吧,万一戏曲已经兴起, 可以扶持一下。 李俭毫无诚意想着,然后忽然想到:林meimei不可以,但可以啊。 的故事最早说的其实是个孝子,名董永。他早年丧母,与父亲相依为命,对父亲百般孝顺。后来战乱爆发,逃难之中父亲死了,他向人借钱安葬父亲,约定卖身抵债。扶灵柩回乡后,他又遇到一名女子帮他织布还债,后来才知原来是天上神仙被他的孝心感动,最终与他快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。【1】 这故事的主角孝顺吧,而且最终结局家庭美满幸福安康,非常符合好人有好报的主旋律,大雍百姓应该都爱看。 只要把故事中的汉朝改成大雍,其它的一改都不用改,直接写出来传阅叫人唱起来便是。 不过黄梅戏是湖北黄梅县与毗邻的安徽怀宁县起缘发扬的,若是换个唱腔可能就没那种味道了。李俭看了看大雍地图,找到地理位置相似的郡县,命侍从去哪儿寻找会唱小曲的伶人,看看能否培养出来。 除此之外,说书和相声也能培养起来,这个他常听,熟悉。 无论是说书还是相声,都可以把某些朝廷政策改编成故事,说给不识字的平民百姓听,用以主导言论。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,一定能火爆大雍。 李俭的眼神犀利起来了,这正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