黛妃书屋 - 其他小说 - 平安传(校对全本+隐藏)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74

分卷阅读274

    逃跑的,精锐骑兵实力没有受到太大损失,步军也能作战,所以有些迫不及待……主要原因是敌军竟然只有一千人,朱勇无论如何也放不下这口气。

    除了等待覃有胜的兵马,其它的建议就肯定不行了,比如说有人建议从长沙调集的军队。

    因为朱勇在之前得到的兵权只限于洞庭西侧各府各卫所的兵力,他没有权限调动长沙的军队;如果要的人,就只能上书皇帝重新授权,那就意味着高都之战要告一段落,而这一段的结果是官军战败。

    朱勇要在朝中承认自己调动数府之兵力,却败在一千乱贼手里?这绝不可能!

    皇上一向还是很器重他朱勇的,当年他的父亲朱能一员虎将,在“靖难之役”中奋不顾身,率骑兵突入十倍于己的步兵阵营意图救出被困的永乐大帝,结果战死沙场,朱棣家永远也不应该忘记这份功劳和忠义。而他朱勇也没有让皇帝失望,虽然朱勇曾率宣大(宣府大同)的精兵与蒙古骑兵作战不很顺利,但明廷放弃朵颜三卫、在北部防线转攻为守乃国策,不是他朱勇一个人的责任;在交趾与越军作战,朱勇也几次都没有彻底战胜“平定王”黎利的部队,甚至吃过亏,但明军常年深陷越战泥潭,满朝都想撤军也是国策!

    为什么永乐时能够开疆辟土、四面征讨,长期是两线几十万大军同时处于战争状态,一到洪熙宣德就开始龟缩防线了?也许这是历史的大流、人心思安的旋律,而非某一人的原因。

    总之朱勇在朝里不仅仅是勋贵一族,他凭能耐也有地位。他不能承认自己是庸才,更不能承认是失败者!

    “不成功则成仁!”朱勇怒目四顾,“吾等应报必死之决心,以命抵命,将朝廷之逆贼彻底消灭于高都县!从今日起,凡临阵退缩逃跑者,立斩不赦,本帅绝不讲情面!”

    朱勇正襟危坐:“观贼军之火器阵,除了用火炮轰阵,我军没有重炮,用骑兵也可破阵;时机便在贼军阵营运动之时。故本帅与诸同僚商议,决定次日采用以下作战方略:以骑兵陈列在正面等待时机;再以步军从北、东两面攻打城池,贼军人少,大部分在西城布阵,城池必疏于防御,我以步军人众围攻城池,势必给予贼军极大威胁。若西城贼军主力有所异动,意图从城外夹击我攻城之兵,此时骑兵便出动击破之;若贼军忌惮我骑兵破阵,在西城按兵不动,其守城之稀少兵力必不能守,我军便可趁势攻占高都城,贼军主力在城外成为孤军,两面受敌,更有城墙上居高临下的威胁,必然大败。”

    “背城结阵之兵,当城池受到攻击时,极可能放弃野战进城参与城防。”有人说道。

    朱勇道:“若是贼军入城固守孤城,便成了笼中困兽。我军尽可在城外修筑兵营,既然已经掌握了主动,大可围而不击,等待岳州兵到来。”

    正如朱勇所说,本来这个时代攻城战就不好打,没攻下城池并不代表战败。如果逼得敌军死守,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。

    定好了作战计划,朱勇便开始当场点将,分派各部任务。他先分配了骑兵的武将,因为原来的冯指挥已经被解除了兵权抓起来了;然后是各部步军的方位和任务。

    这时朱勇竟然叫到了刘鹤举,命令他担任进攻北城的前锋部队,既定的目标是如果北城守军没有得到增援,必须尽快拿下北门。

    一个被人骂过败军之将的人,被委任以攻城前锋,这是好事还是坏事?在很多时候,前锋虽然危险,但很重要,被委以重任本来是一件好事。但刘鹤举此时觉得并不是什么好事,也许稍有差池,就会被朱勇逮住借口正大光明地杀掉。

    刘鹤举下来一想,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,朱勇就是想置自己于死地。但又有什么办法呢?不能违抗军令,只能硬着头皮走一步算一步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张宁军中并没有因一次胜利就弹冠相庆,各文武官员将领心里的石头仍未放下,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,虽然打赢了一战但并未歼灭官军的主力。特别是那股骑兵的实力犹存,是很大的一个威胁。

    官军马队总共有近千骑,那天在沅水河缠战只损失了少量人马,也给韦斌手下的将士造成了伤亡。但韦斌以下的朱雀军将士已经表现得很不错了,同样数量的步军和骑兵交战,本来就处于劣势,韦斌在阵营被分割的情况下没有溃败甚至被歼灭,就算没赢也应该得到褒扬。

    养一个骑兵的钱粮几乎能养活一小旗的步兵,官府耗费了昂贵资源养起来的骑兵部队,其战斗力和投入成正比,比那些农奴一般的军士是不太相同的。

    第二百三十九章矫情

    朱勇在战败之后是否要继续进攻、还是等待援军?张宁无法准确判断,不过他更倾向于认为、朱勇会选择继续进攻;一个被“奇yin巧计”击败的人,而非面对绝对的实力优势,自然不会心服口服。何况朱勇本就是勋贵,自视甚高,他不会那么容易屈服沮丧的。他会想,原来自己有那么多机会和可能取胜,只是一时失误,所以还会想尝试;何况男人天生就是赌徒,输了一旦还存在侥幸心理、就会想着把输掉的都赢回来。

    当然这只是张宁自己的猜测揣度,他要做的就是耐心再等等,希望朱勇不会那么容易认输。不然的话,以朱雀军的兵力主动进攻官军的营寨显然很吃亏;或者等着官军援兵的到来,这将是一场看不到希望的消耗战,岳州兵、长沙兵……大明有两京一十三省,就算被汉王朱高煦牵制了京营主力,仍然有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战争潜力。

    在这种几乎没有希望的心理中,张宁竟然感到有点愉快起来,一个悲观主义者突然找到了独特的愉快。悲观不是今世的张宁所有,一个生活在江浙富庶之地的小地主,有机会读书考取功名的人,就算“父母”早逝也算幸运的人,一个幸运的人为什么会悲观?所以张宁的这种心理是“前世”带来的,人格的形成在成人前影响很大,而明朝的这个张宁的童年少年对于他来说只是一段记忆,好像一个故事,对他并没有太大的影响。

    回想起来,小时候的家庭并不是那么幸福,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麻烦和艰难,而且经历过失去最亲近的人的事。后来在邻里眼中虽有点“出息”,却仍旧过着艰辛忙碌却平凡的生活。张宁感觉自己的人生是残缺不全的,哪怕在别人眼里是个规规矩矩又勤恳的好人。终于有了机会,战争挖掘了他压抑的兴趣。

    ……高都县衙后面有一座“醉仙楼”,名字听起来好像是盈利类的酒楼,但实际并不是。这栋建筑紧挨着县衙后院,是以前的知县占用的地方,并不接待一般的客人。它的功用主要只是做饭和用餐,以前的知县显然是一个很懂得享受的人。

    不过现在被张宁征用了,他恰恰也是个很在乎饮食的人,在前世做饭几乎是他唯一的业余活动;既能在其中得到放松,又不浪费时间,因为人活着总要做饭吃饭,而他不是能请保姆的人。他愿意住在醉仙楼的原因很简单,这里的厨房很大;一般的厨房并没有这么好,国朝的人说名以食为天,但厨房总是在角落里被人轻视。

    战争尚未结束,胜利也没有真正到来,将帅官吏们无兴趣庆功,但这并不能阻止张宁私下里庆贺一番。他的方式就是亲自下厨做一顿晚宴,当然不止他一个人,还有身边的桃花仙子和徐文君。君子远庖厨,一个手握重权的人如果下厨做饭,会被人认为是胸无大志,总之不是什么好事;但张宁并不在意,因为